職場拼搏需貴人相助 哪些人對你幫助大
前程無憂本次網上調查了4364個人,其中男性占了54.40%,年齡層次主要集中在18
-29歲,總共占了調查人群的77.98%。受訪者中,絕大多數(shù)人在信息技術和互聯(lián)網行業(yè)工作,加工制造、貿易、生物制藥行業(yè)也有一部分受訪者。受訪者以本科學歷為主,占了43.81%。
有人說,“三十歲以前靠專業(yè)賺錢,三十歲以后拿人脈賺錢”,可見人脈的重要性。在關于哪類因素對職業(yè)生涯影響最大的調查問題中,“個人能力”被大家公認為第一要素;其次有30.77%的受訪者認為機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人脈關系的因素被排在了第三位,有17.35%的受訪者感受到了人脈的重要性。其實這三樣并不矛盾,往往具有累積加倍的功效。如果你有能力,而且在能力之外還有良好的人際關系、人脈優(yōu)勢,那么結果往往是一分耕耘,數(shù)倍的收獲。
調查還發(fā)現(xiàn),男性比女性更關注人脈關系對職涯的影響,同時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,人們對于人脈在職場中的作用也愈加看中,國企的職員對于人脈的關注度要高于其他類型的企業(yè)。另外一個有趣的現(xiàn)象是,不同學歷的人對于“機遇”、“人脈關系”、“個人能力”這三個要素的重視程度也是大相徑庭。本科學歷者對于三要素的關注度為:28.92%、17.46%、36.89%,再來看看學歷為博士的受訪者對于三要素的關注度為:18.42%、13.16%、63.16%,顯然個人能力在博士人群中受到絕對優(yōu)勢性的肯定,相對而言機遇和人脈關系的作用被弱化了。
想與貴人結識的渠道有很多,調查顯示,公司的業(yè)務往來是最易結識貴人的途徑。其次是公司的活動(年會、公司培訓)和個人充電培訓,這兩項的得票率分別為15.44%和15.23%;另外沙龍聚會也被認為是可以考慮的方法,得票率占了10.63%。
在補充回答中,有人提出貴人緣本來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當機遇到來的時候自然就會有貴人緣。這樣的想法多少帶有消極色彩,機遇不會光顧沒有準備的人,要想貴人能夠出貴言和貴力,至少得讓貴人發(fā)現(xiàn)你,認為你值得幫助,是可塑之才,而非朽木一個。如果別人根本不知道你需要幫助,值得幫助,又何來機遇結識貴人呢?
不過,在受訪者的補充回答中,還是有不少閃光點可尋的。比如有人認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結識貴人,結識貴人的機率并不受場合的限制,而是看個人的交往能力與溝通能力。還有人提出貴人就是自己,善對別人,也就是善對自己。平時能夠處處與人方便,盡可能地幫助別人,把握每一個幫助別人的機會,那么同樣別人也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出手相助,因為施比受更有福。
好人脈帶來什么
良好的人脈究竟對個人會帶來怎樣的幫助,本次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認為人脈能給自己增加職業(yè)機會的占了34.57%,名列第一。根據(jù)人力資源管理協(xié)會與《華爾街日報》共同針對人力資源主管與求職者所進行的一項調查,結果顯示,有95%的人力資源主管或是求職者通過人脈關系找到適合的人才或是工作,而且有61%的人力資源主管以及78%的求職者認為,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前程無憂也曾經作過“最有效的求職途徑”調查,其中“熟人介紹”這種方法被列為第二大有效方法。
此外,27.8%的人認為良好的人脈關系還有助于工作上的業(yè)務發(fā)展,有15.89%的人認為良好的人脈關系對個人職業(yè)指導起到重大作用;6.94%的人認為打造人脈有助于專業(yè)技術上的交流與溝通。貴人的結識,人脈關系的打造就是馬太效應,朋友多的人會借助頻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,長此以往貴人在你的生活中將無所不在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
調查發(fā)現(xiàn)大多數(shù)(65.62%)的受訪者認為,與人交往應保持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的心態(tài),保持朋友間的距離尊重個人的相對的空間;有14.08%的人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型,有事就說事,沒事不用老去打擾別人;有11.16%的人選擇了“親密無間型”,這樣的方法在知己之中還是可行的;9.13%的人是“心血來潮”型,完全依性格行事。
與人相處,就像銀行中的零存整取業(yè)務,平時一點兒一點兒的儲蓄,到了一年、兩年后就有一小筆余錢。朋友之間的關系同樣需要維護和經營,平時互相不來往,相當于不存錢;有事才想到找朋友幫忙,相當于從存折中取錢,只取不存,賬戶遲早會空的。感情的培養(yǎng),需要一點點地累積,這樣你的人脈關系不但能待久穩(wěn)固,而且會更光亮。
◆師長:得票率4.33%這是個令大家又敬又愛又怕的角色。
他給予的幫助可能大到影響一生,往往是帶著精神方面的強大支持,當然也可能是一些小事上的默默支持,讓人在多年以后驀然回首時才發(fā)現(xiàn)他的真知灼見。
◆上司:得票率17.63%他可能是帶領你進入某一專領域的榜樣人物,由于他的存在無形之中對你是一種壓力從而激發(fā)出我們自己潛在的能力,在他的指點和引領下我們慢慢能夠在職場中獨擋一面。
◆朋友:得票率19.13%朋友就是那些能雪中送炭的人;能分享你感受的人;能直言你缺點的人。
◆工作上的合作伙伴:得票率11.95%這個時代已不是個人英雄的時代,團隊合作,公司合作,部門合作才能將工作完成的更好。好的合作伙伴就如你的左右手,相互補缺,配合默契,共同進步。
◆同事:得票率1.48%他就在你身邊,天天和你一樣上班下班,他的今天或許就是你的昨天或是明天,他現(xiàn)在的一言一行往往或是對你有啟發(fā),或是對你有所警惕,教你于無形之中。
◆萍水相逢的人:得票率5.38%此類人可能就是與你同一幢大樓工作的人,可能你們目僅是點點頭面熟而已,不過也不排除他有可能成為貴人的概率,畢竟這個世界實在太小,國外有相關調查分析,我們每個人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當中只隔著3個人。
◆周圍處處皆貴人:得票率33.61%貴人無處不在,貴人就在你身邊。
◆根本沒有貴人:得票率6.48%顯然選這一選項的受訪者十分看重自己個人的奮斗,有沒有貴人并不是最重要的。
1.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!辈灰谝馀笥褦(shù)量的多寡,而要重值。
2.朋友越多,你也得越多地為朋友忙碌,所謂為朋友忙碌,其實也是為自己忙碌,所謂為自己忙碌,就是將自己分散開儲蓄在朋友那里,把每一個朋友都變成自己的一部分。
3.別為交朋友而交朋友,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朋友。
使自己強大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:一種是增加自身的知識、能力、金錢、權力等等;另一種是增加自己的朋友,特別是增加那些有知識、能力、金錢及權力的朋友。前者通過自身力量的增長導致自己強大,后者通過借用周圍人的力量使自己強大。一般地講,強者更加注重前一種,弱者更加喜歡后一種,而智者兩種方式都擅長。